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行銷「好像」成為品牌不可或缺的一環,但現實上行銷更多也僅是不得不為之的「推廣名詞」,真實在執行時,你我並不會刻意往行銷來做聯想,更多仍是回歸運營本質─想把商品或服務賣好、推廣出去。這也讓我不經重新思考行銷的真正本質?到底什麼是行銷?以及中英文名詞,具體又有那些思想上的差異,具體在行動時又會有那些不同?

行銷的中英文與意涵

從高中上商學院課程以來,自己對於「行銷」這一獨立於商業運作的特殊職能或者產業就相當有興趣,也因此很年輕就拜讀了一眾廣告傳播前輩的內容,舉泛奧美創始人 - 大衛奧格維、推出”定位”概念的 Al Ries & Jack Trout、現代行銷學之父 aka 還在聯合徒子徒孫出書的 菲利普科特勒、劃出媒體邊界的馬素·麥克魯漢….,通過這些對於前輩學人的經典閱讀,我也對於行銷的認識從單純的”販售、推銷",演進到一個”建立人事物連結"的新境界。作為歷史背景出身的行銷人,想當然我自然就又更想要深入挖掘「精準的定義」,甚至於「好懂的解釋」

  • 那我們翻開字典,可以看見行銷這一詞彙在各大辭典中的差異:
指一組織從事市場研究、分析、預測、產品發展、定價、推廣、交易及實體配銷,來發掘、擴大及滿足社會各階層對商品或勞務需求的一系列活動,其目的在促進交易的進行及完成。如:「這份刊物備有多種語文版,行銷全球。」──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灣學術網路第六版
Marketing i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ale of a product, for example, deciding on its price, the areas it should be supplied to, and how it should be advertised. ──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the activity of deciding how to advertise a product, what price to charge for it etc, or the type of job in which you do this. ──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the act or process of selling or purchasing in a market;the process or technique of promoting, selling, and distributing a product or service── Merriam-Webster
a job that involves encouraging people to buy a product or service. ── Cambridge Dictionary
  • 除了以上”辭典"的解釋外,最常被見到的論述來自於 AMA ,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美國行銷協會,其定調是
Marketing is the activity, set of institutions, and processes for creating, communicating, delivering, and exchanging offerings that have value for customers, clients, partners, and society at large. (Approved 2017)

從以上解釋可以發現,並沒有一個近乎通用的”說明",而更多仍是圍繞在「人」與「市場」上論述,這也可以讓我們知道,行銷的定義本質上是會隨著人與市場的變化而持續改變,正如其作為動詞的存在,他的定義本身也就是刺激眾人持續努力學習的佐證。

行銷的真正意圖:滿足需求與解決痛點

許多人對行銷存有誤解,認為它僅僅是誇大或扭曲事實的手段。然而,行銷的核心目標其實就是「針對消費者的需求與痛點,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與資訊傳播路徑」。這不是在製造假象,而是透過精確的資訊傳遞,幫助消費者了解產品或服務的真實價值。

互動問題:您能想到一個產品或服務,它成功地解決了您的一個痛點嗎?請在評論區分享您的經驗!

深入理解需求與痛點

要成為優秀的行銷人員,必須深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這包括三個層面:

  1. 現實需求: 消費者最直接、最具體的需求,如購買食物、衣物或日常用品。這些需求通常是顯而易見的,但優秀的行銷策略能夠發現隱藏在表面之下的潛在需求。 例如:一位消費者可能只是想買一瓶水,但實際上他們可能更需要的是一種健康、便捷的補水方式。這就為功能性飲料開闢了市場。
  2. 痛點、爽點與癢點

案例分析:

以智慧型手機為例
- 痛點:消費者急需解決的問題
- 爽點:產品或服務能夠帶來的愉悅感
- 癢點:消費者未來希望達成的目標或期待

- 痛點:電池續航時間短
- 爽點:高畫質鏡頭帶來的攝影樂趣
- 癢點:未來可能需要的5G功能

3. 理想與挑戰: 反映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的長遠期待。

優秀的行銷策略不僅要滿足當前需求,還要預見並引導未來需求。
例如:特斯拉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環保車輛的需求,還塑造了人們對未來智能駕駛的期待。

思考練習:想一想您最常使用的三個產品或服務。它們分別解決了您什麼樣的痛點?帶來了什麼樣的爽點?又引發了您對未來什麼樣的期待(癢點)?

行銷的角色:放大器與資訊解方

行銷就像一個強大的放大器,將產品或服務的優點廣而告之,讓更多消費者看到並了解其價值。

在這個過程中,行銷不僅僅是傳遞資訊,更是在解決資訊落差,幫助消費者做出明智的選擇。

資訊過多時代的挑戰與機遇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行銷人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

  1. 資訊過載:消費者每天面對海量資訊,如何在噪音中脫穎而出成為關鍵。
  2. 注意力經濟:消費者的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如何有效吸引並保持消費者注意力是行銷的重要課題。
  3. 個性化需求:消費者期待更加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行銷需要更精準的定位和溝通。
案例研究:Netflix的個性化推薦系統

Netflix通過分析用戶觀看歷史和偏好,為每個用戶提供高度個性化的內容推薦。這不僅提高了用戶滿意度,也大大增加了內容的觀看率。這是如何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解決資訊過載問題的絕佳例子。

問題思考:您認為Netflix的這種做法有什麼優缺點?它對消費者行為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有效行銷的核心原則

  1. 真實性:在資訊泛濫的時代,真實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消費者能夠辨別虛假或誇大的宣傳,真實、透明的溝通能夠建立長久的品牌忠誠度。
  2. 價值導向:不僅要傳遞產品規格、內容,更要傳遞產品能為消費者帶來的價值。這需要深入理解目標受眾的需求和價值觀。
  3. 情感連接:優秀的行銷不僅訴諸理性,還能觸動情感。建立情感連接能夠讓品牌在消費者心中佔據特殊地位。
  4. 持續創新:市場環境瞬息萬變,成功的行銷策略需要不斷創新,適應新的傳播途徑和消費者行為。
互動練習:想一想您最喜歡的品牌廣告。它是如何實現上述原則的?它對您產生了什麼樣的情感影響?

數位時代的行銷策略

隨著科技的發展,數位行銷成為現代行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數位行銷策略,以及它們如何解決資訊落差:

  1. 內容行銷: 通過創作有價值的內容,吸引目標受眾。這不僅能夠提供資訊,還能建立品牌權威性。 例如:HubSpot通過其豐富的部落格文章和電子書,成為了數位行銷領域的思想領袖。
  2. 社群媒體行銷: 利用社交平台與消費者直接互動,建立品牌形象和忠誠度。 案例:Wendy's在Twitter上的幽默互動,不僅增加了品牌曝光度,還塑造了親和的品牌形象。
  3. 搜尋引擎最佳化(SEO): 提高網站在搜尋結果中的排名,幫助消費者更容易找到相關資訊。 技巧:除了關鍵字優化,提供高質量、原創的內容是提升SEO效果的關鍵。
  4. 影片行銷: 製作吸引人的視頻內容,增加品牌曝光度和互動性。 趨勢:短視頻平台如TikTok的興起,為品牌提供了新的行銷機會。
思考問題:在這些數位行銷策略中,您認為哪一種對您所在的行業最有效?為什麼?

行銷效果的評估與優化

在實施行銷策略後,評估其效果並進行持續優化是至關重要的。這個過程包括:

  1. 設定明確的KPI: 根據行銷目標設定具體、可衡量的關鍵績效指標(KPI)。 例如:網站訪問量、轉化率、客戶獲取成本等。
  2. 數據收集與分析: 利用各種工具收集數據,如Google Analytics、社交媒體分析工具等。 深入分析數據,尋找行為模式和優化機會。
  3. A/B測試: 通過對比不同版本的行銷材料,找出最有效的方案。 例如:測試不同的電子郵件主題行,看哪個能帶來更高的打開率。
  4. 持續學習與調整: 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和市場變化,不斷調整和優化行銷策略。
案例分析:假設您正在運營一個電子商務網站,最近推出了一項促銷活動,但效果不如預期。請思考:您會設置哪些KPI來評估這次活動的效果?如何收集和分析相關數據?您會進行什麼樣的A/B測試來優化活動效果?

未來行銷趨勢展望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行銷領域也在不斷演變。以下是一些值得關注的未來趨勢:

  1.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 AI將在個性化推薦、預測分析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 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 這些技術將為品牌提供更沉浸式的體驗,特別是在零售和旅遊行業。
  3. 語音搜索優化: 隨著物聯網家居等設備的普及,針對語音搜索的SEO策略將變得更加重要。
  4. 可持續性和社會責任: 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品牌的環境和社會影響,這將成為行銷策略的重要考量。
討論題:您認為這些趨勢會如何影響您所在的行業?您的公司是否已經在為這些變化做準備?

小結 - 行銷人的核心素質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我認為一位成功行銷人需要具備以下核心素質:

  1. 持續學習能力:保持對新技術、新趨勢的學習熱情。
  2. 同理心:深入理解並真誠關心目標受眾的需求。
  3. 創造力:在泛濫的環境中找到創新的方式傳遞價值。
  4. 數據分析能力:能夠解讀複雜的數據,並轉化為實際行動。
  5. 靈活應變:能夠快速適應市場變化,調整策略。

這些素質不僅能提升品牌信譽,還能建立長久的客戶關係,最終實現行銷的本質:加速交換過程,降低資訊落差。

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行銷的本質,為品牌帶來更多機會!

最後的思考題:回顧這篇文章,哪一部分對您最有啟發?您打算如何將這些洞見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您的想法!

行銷的本質:加速交換與降低資訊落差